最新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报告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论文(汇总6篇)

时间:2023-09-04 19:03:17 作者:FS文字使者 工作报告 最新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报告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论文(汇总6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报告篇一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参与的小升初“一条龙”课题实验的心得体会,简要分析了小初英语衔接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学习是一个有机整体,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密不可分,小学英语是中学英语的基础,中学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伸。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具备小初衔接意识,明确小初英语衔接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初中英语学习中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就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做一浅析。

一、小初英语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中小学生年龄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差异。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心理、生理特征不同。小学生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敢于开口、不怕出错,这种心理状态有利于英语学习。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气氛好,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进入初中后,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变化,表现自我的欲望不如小学阶段强烈,学英语的兴趣也有所下降,特别是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课业负担的加重,有些学生渐渐对学习英语力不从心,从而影响英语学习效率。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差异。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以活动课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开口,侧重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教师一般通过听、说、唱、演、玩等方式,通过多媒体手段及实物教具等,让学生在听说的同时,直观地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型。课堂内容少,讲解缓慢。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供学生反复操练和记忆。而初中英语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英语教学过渡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课堂讲授的比例大增,大声朗读和表演环节减少,教师对于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考虑的较少,并且全英文授课,课时紧张,很多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所以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也存在差异。

(3)学习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外界影响少,学习情绪较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英语有了较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不再感到好奇新鲜,因此学习动机不如小学生强烈。另一方面,大多数小学生学习态度好,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入中学以后,部分学生出现一些消极情感:如羞涩、害怕、紧张等,同时面临中考的压力,家长和老师的重托,心理负担增大。

二、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做好小初衔接

(2)注意小初教学内容的衔接。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只有切实把握好初中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异同,才能处理好小初英语教学的衔接。加强教学交流,可以组织中、小学教师互相听课、观摩,共同研讨,了解教材内容和学情等。深入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各方面的异同,找准衔接点。为此,在做“一条龙”外语教育模式d小学到初中课题时,我们找出初中第一册课本与小学课本异同之处,认真整合教材内容,让新生从第一节英语课开始,就有一种学习的新鲜感和紧迫感,从而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学习。

(3)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衔接。小学阶段,英语教师基本上采用直观法教学,通过唱歌、朗诵、表演、游戏、竞赛等各种形式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一节课就那么几个知识点,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一节课要掌握的生词也在增多,学生除了感知语言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当然,英语教师还应保留好的小学英语学习的习惯。例如:学唱英文歌;做英语游戏。

(4)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不仅是知识体系的衔接,更是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衔接。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中做到小环节,多台阶,多变化,勤鼓励。

总之,中小学英语衔接应该是平缓、渐进式的发展。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借鉴一些小学老师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整合教材。

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报告篇二

1.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由于初中与小学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因此中小学的衔接这一环节往往被忽略,从而影响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中小学衔接的好坏,既关系到初中生分化的时间及初中阶段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到义务教育的实施。

而中小学教法的衔接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另外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都有一种体验:不少在小学阶段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成绩骤然下降。

究其原因:是小学生升入中学后,由于许多方面的不适应,形成了中小学教学上的一个“断层”。

因此研究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差异,寻找一条跨越教学断层的途径,实现无缝衔接,使小学生能尽快地适应中学学习,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3.我们松江学校目前是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搞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对于学校的整体管理和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对小升初衔接概念的界定: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衔接是指小学与中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

2.学科教学方法概念的界定: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

是否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关系到能否使学生成为具有聪明才智、科学头脑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之一。

所以为了搞好中小学的教学衔接首先应该研究教学方法的衔接。

三、学科教学方法衔接研究的范围

中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

四、理论依据

1、从现代教育学理论看,一是循序渐进原则,二是可接受性原则。

2、从认知心理学理论看,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知识迁移的根本。

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新的学习总以原来的学习为基础,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总有影响。

3、从系统论理论看,研究和处理事物时,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来把控。

也就是我们应该重视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衔接”。

4、从学习心理理论看,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

小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

5、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教师的角色将是“平等中的首席”。

中小学衔接教育研究就要让教师改变陈旧的理念,进行角色的转换,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不管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衔接能更好地使小学毕业生适应初中的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而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首先,我们学校处于城乡接合部,我们的生源主要是农村和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

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依赖于教师,依赖于课堂教学。

这些决定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会并自觉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从而更好的适应高年级的学习生活。

3、促进教师的成长。

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大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变“经验型”为“反思型”,变“教书匠”为教育家,从而加快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从理论上看,该研究在农村中小学不同学科探讨教学衔接的问题,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方法中,学生学的方法几方面进行研讨,可以为小升初衔接教学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和可资借鉴的经验,丰富和发展教学方法的理论。

2、从实践上看,本课题与教师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实施教学方法的衔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符合课改精神,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教师教学上实现四个衔接的研究。

要进行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教育,首先要加强中小学教学业务交流,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对口教研活动,增强对衔接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感性认识,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四衔接”。

教师熟悉对方教材内容,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2)教学方法的衔接。

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去。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是为了不教。

中小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实现三个衔接的研究。

(1)学习心理的衔接。

开展这一过渡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

(2)学习习惯的衔接。

把学生在小学重在做好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的趋势。

同时围绕学习目标,吸取他人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3)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

小学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诸方面的能力,为中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衔接实现教学方法的过渡。

八、课题研究的目标

1.深入课堂找到学生小升初过渡过程中影响学习效率的不利因素。

2.制定课堂教学方法衔接研究的主要措施

3.研究适合城乡接合部初中教学方法新模式评价体系

4.全面提高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5.促进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九、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

十、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年3月——20**年3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学习阶段(20**年3月-20**年7月)

主要工作有:

1、组建研究队伍。

成立校长刘桂珍为组长,高冬梅,曹占兴副校长为副组长,田玲,邢志丹为主研人员。

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为参研人员的研究小组。

2、确定研究对象:从研究的实效性出发,我们选择了初中一年级和小学六年级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即我们主要进行小升初阶段教学方法实效性研究。

3、选择实验班:综合各种因素考虑,选择七年级1班和六年2班为研究实验班。

4、前测、分析和调研。

在课题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教师教学方法调查表”对问卷进行认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我校中小学教学方式差异的宏观认识,从而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对过去我校进行教学的方法、途径、手段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剖析,既总结了成功之处,又找出了研究的主攻方向。

5、组织中小学衔接教师学习本学科新课程理论、了解教材总体要求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促提高。

第二阶段:探索实践阶段(20**年9月—20**年12月)

1、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中小学习交流活动。

2、各衔接学科教师对于对口学科进行课堂观摩学习。

学习后不断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中小学衔接学科进行集体校研,了解各自原有的教学方式,然后通过探索找出平稳过渡的最佳教学方法。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年3月—20**年7月)

1、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

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

并且带头上模式研究课,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实验班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

实验班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实验班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研究。

4、学校定期开展教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5、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年9月—20**年12月)

1、各衔接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

各班各学科都要按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新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

学校每周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使各衔接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五阶段:结题汇报阶段(20**年3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衔接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衔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新模式。

十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 长: 刘桂珍

副组长 :高冬梅 曹占兴 孙喜霞

成 员 :田 玲、邢志丹、六年及初一语数英教师

十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收集研讨会资料、专题学习资料,

2.撰写学习小结、学习心得、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等。

3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实况录象资料、专题学习资料、研讨会资料、形成各衔接学科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十三、课题研究所需的保障条件

1、师资保证。

课题组成员都要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物质保证。

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

3、制度保证。

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校内教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活动,积极反思总结,及时开展交流,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深化理论提升,认真撰写论文。

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报告篇三

解析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文 葛晓红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多数的小学也开设了英语课,但总体上讲,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之后的英语成绩大多都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当今中小学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摆在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教学衔接;中小学英语;学习障碍

1.小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本技能薄弱

小学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够理想,比如书写不规范、发音不标准、基本语法结构不清楚等。除了会唱几首英文歌曲,会说一些简单语句外,几乎没有什么语言能力。

由于小学一直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通常都是通过听听、说说、唱唱等活动来感性地学习英语。学习内容比较单一,一两个句型、三四个单词就结束了整个英语教学。但在初中由于教学量的增加,课堂知识点的增多,初一学生明显不适应初中的教学方法。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1.采取循序渐进、连贯性的原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有目的、有步骤地增加教学内容,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观学习的欲望,(本网网)确保他们掌握现有知识的同时进行下一步的活动。例如,我们在一节课将要结束时,归纳本节的学习要点,在整体上强调所学知识的概念,布置作业作为课内向课外过渡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自然衔接提供必要的条件。

2.注重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

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的英语教师都要通读对方的教材,以便融会贯通,达到知识的自然过渡。教师可以经常去听取彼此的课程,相互交流英语教学经验,掌握对方的英语教学规律,明确中小学英语的异同点。

3.完善学生的发音,多进行听说练习

由于初中小学的“断层教学”,使学生在发音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南腔北调”不一而足;加上升入初中后单词的大量增加,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吃力。这时候老师应该在明确自己的.发音标准状态下,积极纠正学生的发音;在课堂上应播放一些英语原声视频,锻炼学生的听力;进行英语对话练习,对发音不标准的学生应该及时耐心的纠正,为他们今后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新课改任务的重点之一。科学有效地处理这个问题有助于推动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最终也将提高中小学英语的综合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英语交流人才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左慧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1)。

(作者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塔什店中学)

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报告篇四

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按照县教育局和我校下发的《错峰措时开学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围绕我校办学宗旨:教好书,育好人!结合我校实际,按照我校的办学方向,切实做好2020年春季延期复学和教学工作,特制订五道沟小学教学衔接实施方案。

1.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孩子一生垫好第一块基石。狠抓教学质量,把疫情期间耽误的时间抢出来,把质量提上来。不仅提上来,还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去年期末成绩不理想的老师加把劲,争取今年取得好成绩。

2.抓住课堂教学。教师要在对知识掌握上,讲课方法上下功夫,六年级争取在期末统考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学打好基础。小学还要加强英语教学,把3456年级英语教学放到和语文数学同样重要的地位来抓。

(一)语文教学:各班已完成了本册教材字词教学和所有的背诵默写内容。3-6年级已开始了线上按进度授课,只是各班授课进度不同,有的班级语文已授完第三单元,正在教学第四单元。

(二)数学教学:除了进行了各种能力的提高练习。如:口算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3-6年级也开始了线上按进度授课。

(三)英语教学:除完成了本册教材的单词正音、句子朗读等,4月份,同样开始了线上按进度授课。

(一)进度衔接

接到返校通知至复学前,对应年级的网络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同时学校组织开展跟踪学情摸排工作,研制修改教学衔接方案,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抛弃不放弃一个孩子。

开学第一天,第一节课,全校上开学第一课,头几天课业量要少,白天班主任多带学生做游戏。

1.复学后,按要求,小学1-3年级立即零起点教学,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提高课堂效率,争取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小学4-6年级执行教学衔接方案,采取复习的方式进行辅导,所有学生进度一致后,立即讲新课。

2.根据我校各班实际情况,有的班级已全员按进度授课,这些班级要进行开学摸底测试,测试内容就是你这一段线上辅导的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哪一部分知识点学生掌握的好,那一部分学生掌握的不牢,基础过关有哪些学生,不过关的有哪些学生。根据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辅导与讲解。让一部分学得扎实的孩子,进行提高辅导,对掉队的或根本没学的,进行重新讲解,通过两周辅导补课,最后进行过关考试,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进度,衔接上了,我们方可进入新课教学。

3.对于至今尚未返回的学生,老师需跟家长沟通做好随访,并采取多种措施与方法,继续保持线上教学与辅导,保证孩子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4.开始新课教学,大家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囫囵吞枣,不要不负责任,抓好当今拔尖提中帮差的好机会。习题的选择也要体现不同的层次。

5.其他学科正常按课表上课,任何人不许挤占,保证学生全方面的成长。

(二)内容衔接

1.语文教学:直接进入第二课时的教学,在简单复习基础上,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重难点句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掌握写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修辞方法、写作方法等,完成课后练习。

2.数学教学: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效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英语教学:直接进入新课教学,完成英语能力与技能培养。

(三)教学衔接过程时间调整。

因网络教学导致的教学进度缓慢,小学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和周六补齐,延长在校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

(四)保证教学内容安全合理。复学后至疫情完全解除的过渡期,不安排人员聚集的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内容可通过视频会议、网络小组等形式组织开展。保证体育课课时,每天错峰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能训练时间。课间休息以年级为单位,到本年级的活动区域,学校统一协调进行错峰活动与休息。

(五)学校复学上放学必须错峰错时

按照教育局文件精神和我校错峰错时复学方案,严格执行错峰开学方案和教学衔接方案,并落实到位。学校要提前一周调整好每日的课程安排,为错时上下学预留充分的时间,在联络员的指导监督下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报告篇五

通过砚泉学校与十里河小学举行教育教学衔接系列活动,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加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

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切实发挥“桥梁纽带”和“专业引领”的功能。

通过开展校际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与合作,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营造有利于初中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尽快渡过转折期,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二.活动主题

中小衔接研讨 共享教育资源

三、活动时间

20**年4月22日;20**年4月28日

四、活动地点

五、参加人员

两校语、数、英教师各1名,负责学校教学的业务领导一名。

六、活动计划

1.选择中小衔接研讨内容;

2.各校教研组根据选择内容预先准备理论资料;

4.上课教师备课,准备材料及课件;

5.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6.整理装订活动资料集。

初定活动议程及形式:

(1)签到:20**年4月22日上午7:50前

(2)主持人说明活动议程及要求(7:50——8:00)

(3)听课:第一节 七年级语文(8:00——8:40)

第二节 七年级英语(9:00——9:40)

第二节 八年级数学(9:00——9:40)

(4)交流与评课:(10:00——11:30)

(5)专题研讨:关于科学合理的进行中小衔接问题(20**年4月28日)

7.后续活动:活动相关学校撰写活动报道;与会老师撰写活动感想及主题观点。

小学教学衔接工作报告篇六

英语教学的衔接

----浅谈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衔接

郫县唐昌崇德学校 袁祥利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重要性 衔接中的问题 如何解决衔接

一、中小学英语衔接中的问题

1.学习方法与习惯问题

小学生习惯于“教师领读、自读、教师检查、记忆单词(读音),然后再读句型、对话”这种形式。这就与初中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自己课下学习形成了一种矛盾。所以很多学生到了初中英语成绩就急转直下,甚至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就是因为没解决好这个问题。

2.学习态度问题

小学英语在教学中内容不多,所以老师可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而且,要求也并不是很高,只要学生能听懂、会说便可,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学英语是一件很轻松愉快得印象。导致他们在上课时并不是十分投入。而初中英语课堂容量则相对较大,学生不仅要会听、会说,而且要会读、会写,而且还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大量的习题。这一要求需要学生有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我们如何去解决中小学英语在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的衔接

要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就必须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即: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要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根据初一学生入学英语成绩采取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难度有明显区分的练习,也就是分层练习。小学英语应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尽量把语言材料和真实的环境、实物、图片联系起来;而中学,尤其是初一英语教学,一方面,要尽量保留小学英语课的活跃气氛,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寓教于趣,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初中英语教师要在保持小学英语课趣味性的同时,将教学设计的层次逐渐提高,以适应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满足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

小学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老师一般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上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3、 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

英语教师应保留部分好的小学英语学习的习惯。例如,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学唱英语歌的习惯;做英语游戏的习惯;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的习惯等。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内认真听课和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提高的习惯;早上朗读,晚上默读的习惯;课前找出问题,课内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课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语法规则,独立归纳语法规则,自觉运用语法规则进行真实情景下的言语交流的习惯。通过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

4 、英语学习技能的衔接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书写字母和单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只凭一时兴趣,缺乏主动性,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读的技能也只侧重拼读和模仿朗读,写的技能也只侧重书写规范的字母、音标和单词。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知,学习了一些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所以,学生进入初一后,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简单英语学习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从机械地模仿向有意义的操练和真实情景中交流的活动方式转化;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5、师生情感的衔接

教师要认真上好一堂导言课。在导言课中,教师要作自我介绍,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老师,排除师生情感沟通道路上的障碍;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方法、建议等。教师还要创造宽松友好的课堂英语教学环境,讲究教学艺术,用真诚的态度和虚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获得他们的敬佩和信赖。

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表扬,少给学生指责和批评,及时鼓励学生的成功,耐心诱导、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尽量让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应善于将机械性语言项目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去交流,培养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语言材料出发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从机械性思维向有意义性思维和交流性思维转化。

教师要组织难易适中的英语考试,包括词汇测试、综合测试、听力测试等。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增进教师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可靠的教学依据,促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知己知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以弥补学习上的不足。考试形式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考虑能力培养的训练;既要考虑小学学过的内容,又要考虑中学刚刚学过的 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