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优质9篇)

时间:2023-09-22 22:18:47 作者:影墨 活动 最新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优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篇一

1、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现自己并能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幼儿熟读诗歌后,鼓励他们展开联想,能根据作品的句式仿编散文诗。

1、录音带:《树真好》,《小鸟小鸟飞来了》;树头饰、小鸟头饰人手一个。

2、用废旧树干和牛皮纸和落叶制作的“树妈妈”道具一个和大挂图一幅。

1、活动开始,音乐故事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让幼儿自己说出很多保护树的方法)

3、播放《树真好》散文诗,欣赏《多彩的秋天》挂图,师幼诵读(树妈妈与树宝宝和小鸟一起)诗歌,让幼儿感悟诗的意境,了解树的好处。

4、师幼讨论树的好处,看看谁能说得多!引起幼儿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编诗句,说出树的很多好处。

5、老师小结:“今天真高兴,这么多的小鸟为我们唱歌,还有小朋友们帮我们小树林清理了卫生,树真好,我们的桌椅板凳需要它,居住生活离不开它;树真好,我们和小鸟会永远为它歌唱!小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做护绿护树的小使者,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化!”

我以自编的《秋游》故事导入,以轻快地《小鸟小鸟飞来了》的音乐穿插其中,极大地发挥了幼儿诵读和创编诗歌的能动性,活跃了气氛,很受幼儿喜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轻松地音乐中,反思我们人类的呼吸和生存离不开树,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诗歌意境的教育中了解到树的很多好处后,会更加的喜欢树、爱护树,并将这个信念向家庭延伸,向四周延伸,以此达到语言和环保教育的双重目标。我喜欢和小朋友们在阳光下游戏,喜欢听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和我聊天,我要用爱心,带给他们一个愉快的童年。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篇二

1、知道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春节中的大年。

2、感受中国年的热闹气氛。

3、知道大年是中国人重视的节日。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1、歌曲《恭喜发财》

2、过年各种情景录像

1、谈话导入

(1)播放歌曲《恭喜发财》。

(2)问幼儿从这首歌曲感受到什么气氛?

(3)告诉幼儿农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大年快要到了,到处都喜气洋洋。

2、翻看幼儿用书p10页,说说图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型表述图片所展示的情景。)

3、引导幼儿回忆往年过大年时的情景,感受过大年的幸福欢乐。

(1)过大年时人们的打扮是怎样的?

(2)过大年时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大人们在忙什么?

(3)过大年时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是什么?

小结:播放过年各种情景录像。师: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4、幼儿学说新年的祝福语。

1、幼儿将收集到的过年的风俗、庆祝活动的照片、图片或绘画作品布置课室。

角色游戏区:过新年

体育活动:合作舞龙舞狮;卷炮竹,放鞭炮。

活动反思

在本次孩子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情绪是热烈的。首先是教室环境,不少孩子都带来了有关新年的物品来布置教室。幼儿大胆地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过年的习俗,渲染了新年的气氛。在新年环境和新颖教具的影响下孩子们热情高涨。最后环节我们是歌表演,进一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篇三

1.体会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

2.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3.学习制订作息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养成做事情不能拖拉的好习惯。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一分钟》课件。

2.一分钟能干什么预测表人手一张、笔人手一支。

3.作息时间计划表7张。

活动过程

(一)在理解故事中初步感受时间。

1.故事《一分钟》导入。

2.分析故事,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

教师: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因为元元太懒了!因为元元碰到了红灯!因为元元没有挤上公共汽车。)

3.出示了图片,了解元元晚起床一分钟导致的后果。

晚起床一分钟——十字路口遇红灯耽误时间——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上学,耽误时间——上课迟到20分钟。

(二)在操作和实验中真正体会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懂得珍惜时间。

1.猜测一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师:你们猜猜一分钟的时间能做什么?

2.认识记录表。

教师:把猜测的结果用记录表记录下来。

3.验证一分钟到底可以做哪些事情?

(2)教师:如果能够完成的请在后面的格子里打钩,如果不能完成请打叉。

(3)幼儿验证并且记录。

(4)幼儿交流自己记录的实验结果。

4.小结:一分钟的时间原来可以干这么多事情,我们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三)制定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1.激发幼儿制定作息时间表的兴趣。

教师:怎样帮助元元珍惜每一分钟,不再迟到呢?

教师:我们可以帮元元制定一份早上的时间表,只要元元认真执行时间表上的时间就可以不浪费一分钟时间,也就不再迟到了。

2.讨论如何制定作息时间表。

(1)小组讨论:早晨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2)个别幼儿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用简笔画记录。

教师:你们讨论出早上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3.幼儿分组制定作息时间表。

4.交流幼儿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分析哪组最合理。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把作息时间计划贴到家里,每天早晨严格按照计划做事,不浪费一分钟时间。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篇四

林畲是茶的故乡,产量大,栽培。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下火。明目。降脂等的特点,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的用处,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并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1、了解茶在生活中的`用处,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浅的茶文化。

2、知道林畲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各色茶叶,杯子,碟子,水,林畲茶场的图片。

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生活中父母的爱好,许多幼儿表示父母爱喝茶。

二、幼儿分组进行情感感知:

听音乐进入小茶室:“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三、体验了解:

1、观看了解各种茶叶:“闻闻桌上各种茶叶的香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数一数桌上有几种茶?”

2、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种类,形状。

3、观看林畲茶场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林畲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闻茶-观茶:

1、教师泡茶,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变化。(颜色。形状)

2、请幼儿品尝茶:“茶的味道怎样?”

3、了解各种茶叶的功用。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功用。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篇五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更新的具体体现,活动设计拟在让幼儿认识自然物,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颂扬人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把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贯穿于各种活动中,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认知思路、多层次去认识周围世界,运用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多种方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

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2)种植方法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篇六

1、让幼儿认识树有美化环境、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和防风、防沙、防洪的作用。

2、体验在不同环境下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道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1、表现不同环境的两幅图片(好的`为甲,差的为乙)。

2、小树苗贴绒若干。

3、录音机、《学植树》磁带

1、人们为什么要种树?树木有什么作用?

2、如果没有了树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1、美化环境的作用。

(1)这两幅图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有花草树木)

(2)如果这两个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你选择,你愿住在哪儿?为什么?(环境美)

师:(指甲图)树木(花草)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得非常美丽,是人们心情舒畅、愉快,这是树的一个作用。这种作用我们能用一句话说出它叫什么吗?(小朋友讨论、发言)

小结:这种作用我们叫它美化环境(幼儿学记)。

2、净化空气的作用。

(1)这两幅图片里的工厂的上空有什么不同?(乙图冒着许多黑烟,甲图冒着淡灰色烟)

(2)(指乙图)如果你从冒黑烟的地方走,会有什么感觉?(呛嗓子、咳嗽)

(3)一阵风吹来,黑烟灰随风飘落,周围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师:是啊,如果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呛的咳嗽、恶心。时间长了,还会生好多疾病呢。

(4)小朋友再看,(指甲图)树多的地方,空中冒的烟为什么不黑呢?(幼儿讨论)

小结:树木能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除氧气,能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这种作用叫净化空气(幼儿学记)。

3、调节气候的本领。

(1)这两幅图上正在玩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表情不一样,满脸大汗)

(2)(指甲图)站在窗口的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很高兴?他看到两个小朋友在大树下玩得很开心,他怎么说?谁来表演一下(请23人表演)

(3)(指乙图)站在窗口的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高兴?他看到两个小朋友在炎热的太阳底下满身大汗,他又会怎样说?(请23人表演)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篇七

:让幼儿知道自己及家庭的简单情况,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

用积木搭几条街道,十字路口搭一个民亭;用椅子搭几个家;已布置好的'儿童商场一个。

1、分配角色。老师扮演大姐姐,幼儿扮演小伙伴,助教扮演民警。

2、创设情景。大姐姐和小伙伴一起到很远的商场去玩,回家时,走到十字路口迷路了。

3、姐姐启发幼儿想办法,诱导幼儿去请民警叔叔帮忙,提醒幼儿询问民警时要有礼貌。

4、民警叔叔向幼儿了解情况,指导幼儿大胆回答民警叔叔的问话。

5、小朋友谢谢民警叔叔帮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结束活动。

1、在组织此活动前应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告诉幼儿有关家庭的简单情况。

2、民警了解情况时,应一一询问幼儿的姓名、家庭住址、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姓名及工作单位等情况。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篇八

大班的幼儿对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事物很感兴趣,他们也非常乐意去了解大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些热点新闻,在日常活动时也会互相谈到"亚运会""刘翔""奥巴马"之类的话题。因此,想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幼儿关注新闻,关心周围人、事、物;激发他们探索获得新闻的各种方法。将之视为一种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关注社会及周边事物。

1、了解获得信息的途径。

2、培养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情感,激发探索周围事物的欲望。

3、提高幼儿完整连贯的表述能力。

1、教师自制新闻录像(中班正在进行"母亲节,爱妈妈"的主题活动)。

2、幼儿收集一则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3、"我说说"爱心榜、爱心贴纸若干、皱纹纸、胶水等。

一、我说说

1、以谈论会的形式让幼儿自由发言,讲述自己采集到的新闻。

2、教师帮助幼儿完整清楚地讲述。

3、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这些事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我们称它们为新闻。

二、了解新闻获得的途径

1、让幼儿说说自己通过什么方法了解这些新闻。

2、教师负责记录和整理幼儿获得新闻的途径(电视说的、爸爸说的、妈妈说的、报纸上……)。

3、启发幼儿: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传递新闻?(手机短信、网络……)以此拓宽幼儿的视野。

三、分组制作新闻

1、让幼儿观看教师自制的新闻录像:幼儿园里中一班正在开展手工制作课,只见中一班小朋友们的小桌面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皱纹纸,他们和老师一起正在认认真真地剪、认认真真地卷,认认真真地贴,经询问了解,原来母亲节快到了,中一班的小朋友们要为妈妈做一份礼物,给妈妈一个惊喜。所以他们正在进行的是"母亲节,爱妈妈"的主题活动。

2、按照教师整理后的新闻获得方法,幼儿自由分组,将老师的.录像制作成不同形式的新闻(影像记录、文字记录、图片记录)。

3、三位教师各带一组幼儿进行新闻制作活动。

电视新闻:教师辅导幼儿做新闻播报员。

文字新闻:教师记录幼儿的讲述。

图片新闻:幼儿将录像上的内容绘画出来。

注意事项:

(1)要标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表达要确切。(可以引起幼儿的争论,在争论中解决问题。)

(3)形式要新颖,能够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四、作品交流

各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师生共同评判。

五、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通过电视、文字及图片的方式展示了自己本小组的制作。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方法可以传递消息,这个任务就教给我们的小朋友,回家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其他的叔叔阿姨一块讨论。明天再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要看看那位小朋友最爱开动自己的小脑筋,想出其他不同的方法。

1剪报区:幼儿可以将自己获得的新闻内容张贴出来。

2爱心榜:表扬发现新闻、关心周边事物的幼儿,并在其姓名栏贴爱心标记。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学活动反思篇九

1.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2.能共同探索,尝试协商、分工,提高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1.球、筐。

2.四组操作材料。

3.课件。

1.教师出示球。

师:请一个小朋友把球从这里运到对面的筐里去。

幼儿第一次运球。

师:要求你们不用四肢,不借用任何工具,再把球放到对面的筐里。

幼儿第二次运球。

师:这次成功了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教师小结:合作就是2个或2个以上的人,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

教师出示相应图片(一个人削苹果、一个人拼拼图、二胡独奏、一个人玩跷跷板、拔河、推车、音乐会、搬桌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你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里哪些是合作的?

幼儿分辨交流。

师:究竟我们应该怎样来合作呢?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游戏,请你们去玩一玩。

1.介绍游戏规则。

第一个游戏:同心鞋。

第二个游戏:站孤岛。

第三个游戏:过河拆桥。

第四个游戏:搭小桥。

师:玩的`时候请你们尝试合作着去完成,我只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哦,看看哪组能完成!

2.幼儿第一次尝试。

师:你玩的哪个游戏?你们成功了吗?

幼儿交流合作的方法。

师:那现在你们还想不想再去尝试一下?刚没成功的可以再去试一试,刚已经成功的可以去玩玩你感兴趣的游戏。

3.幼儿第二次尝试。

师:这次你们成功了吗?你们这次是怎么合作的?

师小结:原来合作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只要我们互相谦让,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

2.教师小结:看来,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互相合作,什么事都难不倒我们,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合作、合作愉快!

3.那现在就让我们众人划桨开大船吧!(播放音乐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