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地会考班主任发言(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06:13:23 作者:灵魂曲 活动总结 2023年生地会考班主任发言(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地会考班主任发言篇一

这次期中考试在考务安排上来说应该是最好的一次,因为把英语和数学换了换时间,这样让数学老师和综合组老师帮忙批改语文试卷,大大提高了阅卷效率。第一次在晚自习上课前基本完成所有工作。真的很感谢全体教师的敬业合作!

不过在其中还是有一些安排的不够完善的地方:一是第一场开考后数学试卷放在办公桌上没有人管了,保密工作没有做好,以至于出现考前漏题的嫌疑;二是五年级的数学卷选的很没有水平,导致学生没有正常发挥。三是四年级的语文试卷在批改过程中上午分题时没有分好,以至于到最后没有人改,我只好又到处找人帮忙。以上三点责任主要在我,我没有提醒考务办的老师要将数学卷密封起来,分题时也没有完全明确分工,没有承包到人。工作没有做细。这些都是今后我应该注意的。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这次的语文平均分相差4.5分,我分析了一下,发现五三班学生的成绩比较均匀,90分以上11人,大部分是80多分,最低分70多分;而五四班却存在严重的两级分化,四班的90分以上的13人,是全年级最多的,而且好几个95分以上的,高分特别高。可是70分以下的却有10人,比其他三个班的总和大概还要多。还有两个居然不及格,而且最低的还只有42.5分。这十个同学几乎是第一题的根据拼音写汉字都要错3到5分,成语补充不会写,默写尽是错别字。基础知识一塌糊涂。

考前我将前四单元出现频率最高的生字词和成语总结出一共70个,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又要求日积月累中的诗句背写人人过关,还把一至四单元的作文全都复习了一遍。在突击复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真对待了。可还是有些学生无论如何不愿意学或是学不会。比如四班的孟令坤就是什么也不学,每次让读书他都几乎不张嘴,让背的东西什么也不会背,听写的时候他就翻开书抄。每次批改完练习册都要单独让他到办公室补课。可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怎么也提高不了学习积极性,成绩不进反退。真让人头痛!

还有刘海波,刘毅,刘泽群等基础一直比较差,同样一个词语别的同学一两遍就记住了,他们十几遍都记不住,而且又很不勤奋。看来接下来的学习中,需要对他们采取一些强制学习的措施了。给他们规定时间,规定任务,强制学习,而且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应的奖惩制度。

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要以鼓励为主,多夸夸,多鼓劲,力争更上一层楼!

生地会考班主任发言篇二

期中考试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回首这次考试,我发现我自己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考试过程中有时精力不集中。例如,在考化学时,有一道题是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什么?”我却只看到了“元素”两个字,想当然选了“氧元素”。这种基本无难度的基础是一定不可以丢分的。所以我应该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集中精力。

其次,是碰到容易的题时总是不仔细。例如,数学考试最后一道选择题是我做过的原题,当时本因考试而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连算都没算就填上了那个错误的答案。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我发现在考试中别人错的那种较难的题我一般不会错,但这种别人都不错的简单题我却做的一塌糊涂。算一算我在这种问题上竟丢了近十分。看着那些会却做不对的题,我暗暗的告诫自己:再也不要丢这种无谓的分了。

希望经过这次期中考试,能让我将自己的不足看得更清楚,并将其改正。在日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写后小记:希望可以改掉在期中考试中犯下的错误,迎接即将到来的月考。

生地会考班主任发言篇三

年级组长把这次期中考试的所有数据都整理出来了,单看成绩,所教的两个班在同类的班级还算不错的,6班(体育班)的平均分是44.76,10班(理科班)的平均分是40.95.且10班的尖子分也较突出,在年级表彰的前20名中,10班包揽了前三名。尽管表面上的成绩是令人满意的,但细细分析学生的考卷,有几个方面不得不令我深思:

因为我校数学科在进行《高中数学必做100题》的实验,本次的考卷的题目在考前把试卷类似的题型已经让学生先做了,并且还评讲了,有些题目甚至都已讲了好多遍,为什么仍有这么多的学生做不出来、考不好!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反思平时的课堂,我经常是怕自己所讲的内容学生不明白,于是不停地讲,讲到学生好像是明白了。通过考试再一次证明,大部分学生是不明白的,就算课堂上点头表示明白的也仅是似懂非懂的。所以,这种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的想法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这次考试上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人都有懒惰的天性,特别是我们学校那个层次的学生,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的,所以,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去偷懒。如果教师要想大部分学生都掌握较好,还得在课堂上、作业上严格要求他们,并严防学生不做作业或假做作业。本次考试就是个例子,像考了1分,3分,7分,9分的学生就是典型的偷懒分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之前布置的作业去落实,而这样的成绩出来后更加打击他们的信心,旦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便会自暴自弃,而且师生关系恶化。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对于这部分后进生除了倾注更多的爱心外,还要对他们更加严格。

虽然从教也有几年了,但对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没能够很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课堂上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差生的教育没有很好的办法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自己的教学思路不够开阔,常常会固守于教材,学生在学的时候也学的较死,不能举一反三。考卷上的简便计算就反映了这一点。通过这次考试,我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思考一些好的办法去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在个人专业素养方面也努力提高自己。平时多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杂志,特别是与自己所教年级有关的。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总结:以上就是高三频道的高三数学期中考试总结分析的全被内容,小编建议同学们在每一次考试都能认真反思总结,祝愿大家学习愉快,诚意优异!

生地会考班主任发言篇四

本班共78人,参加考试78人。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语文科及格39人,数学科及格35人,英语科及格10人,政治科及格61人,物理科及格30人,化学科及格34人,历史科及格39人。与第一次月考相比,本次考试总成绩进步10人,稳定21人,退步12人。存在问题有一下四点:

1.班级学生成绩两极分化较大,尖子生在年级中所占比列较小,但是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

2.尖子生太少,且尖子生不突出。个别学生有跛脚科目如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中的一科或者两科有严重的偏科现象。

3.语、数、英等主要科目成绩偏后,学生基础知识欠佳,灵活应用知识能力较差。

4.班级学习学习风气不浓厚,以被动式学习为主,学习上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优夺魁意识。个别同学纪律性不强,学习上困难很大。

一是部分学生毕业意识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通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我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混日子的想法,认为只要坐在教室里,不捣乱就是好学生,升学对他们来说吸引力不大,对学业水平考试信心不足,动力不大。上课效率不高,对于课程学习缺乏兴趣,意志薄弱的等,这部分学生不仅仅是自己学不到东西,还影响了老师的授课情绪,更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危害比较大。

二是基础知识薄弱。具体表现为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学习的学习与训练。课堂上只是写下了应该学习的内容,但并没有理解,更谈不上运用,并且觉得自己这样做了,成绩没有提高是自己太笨,或者把原因推到老师或家长身上。

三是不会学。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主动思考,作业马虎,字迹潦草,解题不够完整。对于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整体在学习策略和方法上还有很大欠缺。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更不会主动学习是目前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更谈不上什么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单纯地、机械性地重复并不能真正地学好。如何能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并认真完成是当前教学亟需突破的难点。

四是学习能力差,缺乏合作意识。有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呆板,缺乏联想,不能抓住问题的裨与要害,在问题面前往往显得无所适从,而有了问题又不愿与别人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种中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学习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往往只注重问题的论,而不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造成同样的问题一旦题目要求有所变动,就无从下手。

针对以上问题,望大家联系自己实际,迅速改变学习态度、增强认识水平,认认真真学习,努力提高文化课成绩。为了父母、老师,更为了自己交一份满意答卷。

生地会考班主任发言篇五

高三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在分析这次期中考试也总结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反思并在近期内需要去攻克的主要对象。在总结和分析期中考试试卷的时候,考试不好的大致问题如下:状态不好、马虎、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着急等。

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表述,但其实在我看来,所有问题都会有一个非常集中的`体现,那就是“心态”。

就考试而言,我们从考前、考中、考后三个阶段来谈谈学生正确心态的培养。

考试本来就是暴露问题的一种手段,问题只有暴露出来了,才能解决。考试成绩的90%是平时的学习结果的反映,这是可控的和稳定的因素;而只有10%是运气,这也是不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考前的复习,要更多的着重于梳理知识、总结题目、反思错误,从而真正的提高自身的实力,而不要意图在押题这种运气行为上。如果基础的90%没有把握住,另外10%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那么考试之后,我们针对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仔细反思,争取不犯第二次就很好了。

考试中的心态,往往也反映在考试的策略上。从应试的角度而言,能得高分的策略才是好策略。但是在实际的考试中,很多同学却忽略了这一点。